我国的航天事业是从何而起的呢?这要从科学泰斗——钱学森教授说起。他年轻时便立下要用科技知识报效国家的志向,23岁时考取了清华大学的公费留学生,并在次年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从事空气动力学、火箭和导弹等领域研究。由于他的天赋与勤奋,在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尽管在美国有着优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功成名就的钱学森却始终关心着祖国的发展。钱学森回国的想法日渐强烈,美国政府得知后大怒,甚至有位海军咆哮着说:“他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回国!”于是,美国方面便开始了对钱学森的非法关押,并对他进行残酷的折磨,甚至用强烈的探照灯24小时照射钱学森,不让他有半刻的休息……在党中央和钱学森的不断努力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路!不久后,他就全面投入到中国的火箭和导弹研制工作。后来,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钱学森教授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中国航天之父”的美誉,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已经走过了60余年的发展历程。回顾航天事业的发展,无论是研制导弹,还是发射卫星;无论是载人航天,北斗导航,还是探月工程,我们始终坚持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摒弃好高骛远,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水平,一步一步地走。最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之路。
60余年来,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英明决策和亲切关怀下,在各部门、各行业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一代代航天人依靠发愤图强、自主创新,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今天,航天活动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使中国迈入世界航天大国行列,而且也令中国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浩渺太空中终于有了属于中国的一抹红色!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第二个里程碑。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进入太空,中国人千百年来的航天梦终于从“嫦娥奔月”和“万户飞天”的传说成为现实,这一天也因此载入史册。自2016年起,4月24日正式被确认为“中国航天日”。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意义重大。有了良好开头,我国的载人航天研究脚步明显加快。
2008年09月25日,首次承载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承载的宇航员是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 成功进行出舱活动(又称太空行走)。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2003到2021,18年来,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从惊险往返,到出舱行走,从单艘飞船,到空间站,星辰大海,中国人步履未停!
当载人航天全面发展的时候,我们也从未忘记过奔月的梦想。2007年,「嫦娥一号」从地球出发,飞向了38万公里外的月球。历经13天,经过8次变轨,进入月球极月轨道,开始了探月工作。2019年,「嫦娥四号」带着「月兔二号」实现了月背软着陆,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登陆月背的国家,至此又开启新里程碑。
在这一切之后有一个叫孙家栋的身影,七年造飞机,九年造导弹,五十年放卫星。
作为我国卫星事业和深空探测事业的开拓者,孙家栋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也是中国第一颗通信卫星、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号」工程、中国探月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到「北斗导航」,背后都有孙家栋的身影。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 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0 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 年荣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荣获「共和国勋章」。
习近平总书记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他同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展开“天地通话”、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多次亲切会见航天工作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关心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不同场合对发展航天事业作出重要论述、对建设航天强国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航天人在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上立起的一座精神丰碑,是与“两弹一星”精神血脉赓续又极具鲜明时代特质的宝贵精神财富。精神无形,却能激发出无穷的力量,将永远激励着中华民族开拓进取、跨越时代、勇往直前。不论是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钱学森,还是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不论是为孩子摘星星的妈妈王亚平,还是从小就梦想飞向宇宙的叶光富,他们的青年时光里充满了坚毅、努力与不屈的奋斗。同样青年阶段的我们该如何做呢?我们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该主动承担时代重任,攻坚克难、齐心协力,为早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我们勇敢的去闯、去做、去开天辟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