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素养教育中教师应礼貌回应学生问候的建议》
拜学英 蔺银生
自治区政协分管教育的副主席;自治区教育厅;银川市教育局;
提高中小学生素养教育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提高素养教育需要全社会、学校、家长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共同的素养提升应是素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中言传身教十分重要。今年新学期开学后,看到了素养教育中的好现象和不好的现象。
先说好的;每周一是各中小学升国旗的日子,我多次见到,每当国歌奏响后,有些没及时赶到学校的学生马上立定,行庄严的少先队礼,表现出对国歌和国旗的尊重,感觉特别好。
再说件不好的;当下,在很多小学校门前,每天早晨学校门口都有三到六名学生佩戴红领巾站立门口,每当有老师进入,都会向老师行礼并大声说:“老师您好”!或“老师好”!遗憾的是,观察中发现,绝大多数老师在接受学生们的敬意时表现的要么是不予理会,要么是趾高气扬,视学生的敬意为无物,令人十分不解。
从九月七号到十月二十号期间,利用了二十六个早晨先后到银川二十一小、金凤区六小、金凤区四小等五所学校,观察发现,只有个别年龄稍大些的老师对学生的敬礼和问候给予微笑、点头、摆手回应,绝大多数老师特别是年青老师在接受学生的敬礼和问候时眼皮都不抬一下。我与七位送学生的家长聊天时,家长对老师的此种作法也十分反感,还有家长反映,一些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不仅这样对待学生,对待学生家长也是如此,很多时候即使是家长跟老师打招呼,这些老师也是连眼皮都不抬一下。教师是为人师表、传道授业的,而这种表现失去了教师应有的素养水准。
建议:在全区各中小学、特别是小学老师中,开展素养教育,礼貌平等的对待学生问候应是首先要做到也是最容易做到的。
现实中的老师教学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即使日理万机,回应学生的问候和敬礼是应该的,给敬礼的学生点头、或给予微笑、或说声同学们好本不该是难事,也不会失去教师的威严,相反会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也显示教师的应有素养,以体现师生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