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0日我院邀请了北京市昌平职业技术学校正高级讲师郑艳秋副校长开展了“产教融合视域下专业综合改革:从管理走向治理”为主题的第二轮线上“双优校”建设专项培训,参与培训的有学院领导以及全体教师。


首先,郑校长阐述了自己对职业教育系统的思考,她认为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条以及产业链之间的融合问题,同时,要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正确发展方向,必须认真研读、解读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坚持不懈的抓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实,强力推进、落细落小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创新机制推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落地生根。
如何推动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那就是要抓住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专业。专业是职业教育对接社会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也是质量提升的突破点和着力点。因此,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教学管理变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
郑校长分享了昌平职校总结提炼出的职业院校管理的十项修炼,包括专业设置的标准,教学管理的运行,三教改革的内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环境以及教学质量的保障。而职业教育的办学和管理都要更加多元和开放,那就要从“管理”走向“治理”关键是转变方式,盘活资源,激活潜力。

郑校长提供了昌职近年来的经验和方法:要把专业建在区域产业上,提高适应性;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工程师学院,校企成为命运共同体;探索特色学徒培养,促进工学结合,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科学研制人才培养方案 对接职业标准;实施三教改革,核心是课堂,让课堂有用,有趣,有效;开放共享的平台给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和体系,为学校、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从管理走向治理,本质上就是激活,职能部门和专业部发挥各自作用,形成有大平台,小双元的校企共治的管理模式,大平台即区域职教集团, 小双元即内部的工程学院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守住教育的初心,抓住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对接区域特色,具备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决心,不管是银职还是昌职,都会有更加精彩辉煌的发展。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马咏晖与郑艳秋副校长进行了交流,马院长表示聆听了郑校长精彩的讲座后,深受启发和鼓舞;讲座浓缩了昌职近年的高质量、飞跃式发展的精华内容,其中的宝贵、先进经验,对我院双优校建设、专业群建设、管理治理等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我院的“双优校”建设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我院正处于聚焦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提质培优的关键时期,相信通过借鉴和学习,定能实现我院的高质量发展。郑校长对我院的改革表示衷心的祝福;疫情虽然阻挡了两所学校近距离的走访,但经常保持着线上的沟通交流,也期待马院长能够带领银职团队再次参观访问昌平职业学校,继续深化两校的沟通和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