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探索课堂新范式
——王燕丽职业教育学科工作室六月听评课活动纪实
为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6月17日,王燕丽职业教育学科工作室成员李颖老师开展以《口语交际:我为家乡代言》为题的教学探索。本堂课以“服务地方经济,锻造职业表达力” 为主题,通过“理论-实训-评价”闭环设计,为电商专业口语教学探索新路径。让学生掌握不同场景下的介绍技巧,包括自我介绍、家乡介绍和特产介绍,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同时落实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为家乡代言的意识的思政目标。
6月19日下午,在学科工作室成员兼语文中心教研组组长万里娟老师,财会商贸部教学主任昝旺星的组织安排下,对李颖老师这堂口语交际课进行了深入地评价、交流与讨论。
首先,李颖老师进行了自评。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扎实的自我反思。第一,她提到了选择口语交际作为授课内容的几点背景:在工作室的引领下研究“人工智能辅助下中职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路径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课题的需要;上周带领电子商务专业班前往杞里香枸杞有限责任公司研学实践,探索产、教、研、学的新路径。其次,李颖老师对照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素质四个指标,反思了自己这堂课学情分析不够到位,对学生语文表达能力的基础估计过高,对他们专业课的情况了解不够。在教学内容上仍需要进行取舍和调整,安排活动内容、视频较多导致学生任务训练的效果不明显,学生“说”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教学目标是表达能力的提升,这个目标的达成应该是:理论-训练-评价-再训练-再评价的过程。但在这堂课中没有凸显出来。最后,她基于上述问题,对自己这堂课提出了改进措施。将介绍家乡特产作为课后作业布置成录制介绍特产的短视频,课堂活动就以自我介绍和介绍家乡为课堂活动内容,让学生充分的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生生互评,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再进阶训练,让知识、能力和素养自然地生成。
昝主任从电子商务专业角度,给这堂课提出了几点建议:培养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的素养需要语文口语表达训练的助力,教师要对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学生专业课程情况和目标要求,以人培方案为依据设计教学内容和目标。
其他语文中心组听课教师也进行了评价。首先肯定了李颖老师这次创新性的大胆尝试和探索,公共基础课就是要为专业课服务,跨学科融合是必然的,但尺度和边界的把握是要有教育智慧的,李颖老师在口语表达这类实践应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上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通过这次听评课活动,工作室总结得出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以语言能力为基、思维发展为核、审美浸润为韵、文化立德为魂,旨在培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教学需紧扣课标,通过专题化、情境化、职业化的设计,实现素养的综合培育。